我相信每个人都熟悉蛔虫。我小时候应该很多人都吃过,然后吃了杀虫剂就把它们处理掉了。原来狗也会得蛔虫,但检查出来后往往不了解,或者拔蛔虫时吓一跳。此外,很少有人相信他们知道蛔虫的具体危害。

寄生在狗身上的蛔虫主要有犬弓首蛔虫和狮弓首蛔虫,前者属于蛔虫科的弓首蛔虫,后者属于蛔虫科的弓首蛔虫。其中,中华弓首线虫也能寄生猫,但对犬猫的传染性较低。

犬弓首线虫是犬体内常见的寄生虫,也可感染狼、狐狸等。,人也会被感染。雄虫长40-60毫米,雌虫长65-100毫米。鸡蛋的直径约为75-85微米。蛔虫是线虫的一种,它的发育需要5个幼虫,然后第5个幼虫才能发育成成虫。

显微镜下的蛔虫卵。

生活史:

六个月以下幼犬:在适应温度下卵被淘汰后,发育成具有传染性的第二阶段卵(L2带卵)。被狗吞食后,传染性虫卵在小肠内发育成L2(第二阶段幼虫)。L2通过血液进入肺部,蜕皮发育成L3。L3通过气管进入咽部,然后再次突入小肠。蜕皮两次后(L3-L4-L5)。

六个月以上的狗:蠕虫不经历迁移和发育,而是直接进入全身组织器官,如肝、肺、心、脑、骨骼肌等。,并在其中形成囊肿(不再发展,但具有传染性)。

成年母犬吞卵感染后,幼虫常在各种组织器官中形成囊肿。母犬怀孕后,囊肿内的幼虫受到某些因素的刺激,通过胎盘感染幼崽。出生后24小时肺中可见幼虫,30天后小肠中可见成虫,排出卵。然而,被母乳感染的小狗不会迁移。

拔出蛔虫。

危害:

蛔虫寄生于小肠,掠夺营养,导致营养缺乏,发育不良。同时会强烈刺激肠道,引起卡他性肠炎。

当宿主免疫力下降,如发热、怀孕、饥饿或突然更换饲料时,虫体可进入胃、胆管和胰腺,引起梗阻或炎症,并对相应的组织器官造成损害。

昆虫的代谢产物和体液被宿主吸收后对宿主有毒性,引起造血器官和神经系统中毒。出现神经症状和过敏反应。

幼虫的迁移会对组织器官造成机械损伤和占位性病变。

蛔虫可能对肠道没有明显影响,但如果与球虫等其他肠道寄生虫混合,会增加胃肠道负担。其中最严重的是小犬,同时感染蛔虫后症状会明显加重,但单纯治疗的话,小犬的效果会非常微不足道。

蛔虫对肠道的影响。

症状:

这对小狗来说是显而易见的。幼虫迁徙时,可引起肺炎,表现为咳嗽、流鼻涕等。3周后,症状可自行消失。

成年人主要是胃肠道症状,表现为消化不良、间歇性腹泻、大便中有粘液,有时还会呕吐。偶尔会出现抽搐等神经症状。

诊断:

主要是临床症状结合病原体检查。一般会在粪便里调查虫卵或者动物会拉出来吐出成虫。

防治:驱虫的药物有很多,其中常用的有:

1。芬灵:100mg/kg对成人有效。双倍剂量可以驱除幼犬体内的幼虫。

2。左旋咪唑:10mg/kg,口服一次。

3。伊维菌素:皮下注射或口服0.2-0.2毫克/千克。(柯利犬和柯利犬血统的狗不推荐,很可能中毒。)

对于蛔虫感染,预防一定要重于治疗。因为是感染蛔虫,治疗后身体的损伤可能无法恢复。为了预防蛔虫,宿主有必要定期驱除寄生虫,做好环境卫生。由于人也可能感染这种蛔虫,所以主人在和宠物玩耍后,特别是在外面接触其他狗狗时,一定要记得洗手。一个好的习惯不仅是预防蛔虫的感染,也是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。

广告位不存在!
收藏 打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