蝴蝶兰属

蝴蝶兰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,也是其他花卉植物的常见病。如果发现蝴蝶兰感染了这种病害,不仅会影响观赏效果,对于一些大规模的养殖园来说,也是一种财富的损失。那么蝴蝶兰感染这种病该怎么办呢?

首先是症状。

蝴蝶兰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器官、萼片、花瓣、花梗,有时也危害叶和茎。发病初期,花瓣和花萼感染后24小时内可产生小的半透明渍状斑点,随后斑点变成褐色,有时斑点周围有白色或淡粉色的圆圈。每朵花上的病斑数量各不相同,但当花开始枯萎时,病斑迅速增多,花瓣变成黑褐色而腐烂。湿度大时,腐烂的花朵上会长出毛状和鼠灰色的生长物,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。花梗和茎被感染,出现早期涝斑,逐渐扩展为圆形至长方形斑,呈深褐色,稍凹陷。当茎周围的损伤扩大到一周时,花就会死亡。刀片损坏时,刀尖会被烤焦。每年早春、秋冬季发病有2 ~ 3个高峰。情况严重时,花朵上布满病斑,到处都是灰霉病,这对叶盛喜欢或特别喜欢花的兰花来说,是毁灭性的灾难。当温度高的时候,这种疾病仅限于正在死亡的老花。当花开始衰老或变弱时,许多兰花会感染这种疾病。

二。病原体。

该病的病原体被鉴定为硬结-蒂尼菲克氏菌(Debary)Hock,属于子囊菌门。无性状态为灰葡萄孢(BotrytiscinereaPers.exFf),称为灰葡萄孢(Botrytis cinerea),属于丝孢真菌。条件不好时,有时病部生长出片状菌核,菌核基质生长在表面,大小不一,多数为3 ~ 4.5 mm× L.8 ~ 3 mm,最小的只有11mm直径。在夏科氏培养基上,菌核多为半埋状,大小为2.5 ~ 15毫米,圆形至长方形。孢子阶段常见,有白色精子细胞、灰白色群体和大小为3 ~ 4微米的球形子孢子。无性状态下产生的菌落最初是灰色的,然后是棕色的。分生孢子梗呈散在或集群状,浅褐色至褐色,具隔膜,大小为280 ~ 350微米× L2 ~ 24微米,顶端分枝1 ~ 2次,稍有膨大,部分呈杆状,其上有密集的花梗和大量分生孢子。分生孢子宽、椭圆形、多、单细胞、近无色,大小为6 ~ 8微米× 5 ~ 12微米。扫描电镜下,孢子表面光滑。在观赏植物中,除兰花外,该菌还可侵染球根海棠、仙客来、万寿菊、鸭嘴花、长梗海棠、曼陀罗、美人蕉、印第花、兰花、珊瑚花、大丽花、荷花、萱草、扶桑、唐菖蒲、矮牵牛、朱顶红、菊花、万寿菊。

三。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。

病菌在有菌核的5 ~ 12 cm土壤中越冬。次年春季,气温7 ~ 8℃,相对湿度88%以上时,菌核上产生大量菌丝和分生孢子,分生孢子通过气流、水滴或露水以及园艺作业等方式传播。这种疾病的传播是逐渐的,病菌可以在幼苗被入侵后定居。它经常随着植物的生长而膨胀,在开花前伤害茎或叶,或潜伏下来。开花后,只要病情适宜,花器官很快就会被感染。灰葡萄孢的发生受病情影响很大。核盘菌在5-30℃即可萌发,21℃只需1天,5℃需5天。菌丝发育的起始温度为2℃,最高温度为31℃,最佳温度为20 ~ 23℃。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8 ~ 24℃,21℃下24h萌发率为72.6%。35℃24h后,只有少量孢子萌发,37℃时不萌发。对湿度的要求往往比温度更严格。当相对湿度低于84%时,孢子不能萌发,但高于88%时,孢子能正常萌发,92% ~ 95%孢子的萌发率最高。当RH80%产生分生孢子需要15天时,RHl00%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只需要3天。此外,高湿度有利于病原体的入侵、扩展和流行,也可缩短潜伏期。这种真菌的感染需要一定的营养,比如即将掉落的花瓣或者已经粉碎的柱头,受伤的茎叶是灰葡萄孢容易感染的部位。入侵后,病原体先腐生,形成菌落后,感染旺盛健康的花或茎。

该病在兰花圃或棚内的流行往往需要细菌积累的过程。蝴蝶兰灰霉病的侵染部位主要是花萼、花瓣和柱头,病原菌来自垂死的花朵。因此,兰花开花期的天气条件对这种疾病有很大的影响。气温7 ~ 18℃,相对湿度高于88%,容易生病。塑料大棚、日光温室和室内的相对湿度往往能满足病害的要求,而室内空气温度是病害流行的限制因素。当18℃以下的温度出现多天后,开始出现灰霉病,当气温达到20℃以上,湿度降至60%左右时,灰霉病慢慢停滞。据观察,广东冬春季多雨多雨时,病害严重。浙江、上海和福建在雨季很受欢迎。1999年11月中旬的北京,大雾持续了好几天,湿度满足了病情的需要。此时未加热的温室兰花圃室温只有15 ~ 17℃,不利于兰花生长,但有利于兰花灰霉病的流行,因此又出现了一个发病高峰。

四。防控方法。

1。加强管理。

精心养护,合理控制环境的温湿度,尤其是早春、初冬的低温高湿季节,使兰花养护的温度或湿度都不利于灰霉病的发生。花房或客厅注意取暖和通风,防止保湿;浇水时,不要溅到花上。如果从顶部浇水,必须在早上太阳出来后进行,这样叶子上的水才能干得更快。灰葡萄孢是一种气传病害,应及时清除其残留,防止孢子飞走。

2。化学控制。

【/h/】发病初期,每10天喷施1次50%腐霉利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%异菌脲、50%长春唑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、50%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。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50%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在芽期药效稳定。如果病情严重,必须在开花前服用,7天后喷洒一次。然而,对于彩色的花,苯菌灵有时会留下一个微弱的可见的污点。据台湾省卢丽燕介绍,在移栽兰花鲜苗后,立即喷施58%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在栽培基质表面施用50%甲霜灵颗粒剂25g/ m3,可控制花腐病的危害。对上述杀菌剂有抗药性的地区,可改为65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50%多菌灵(多菌灵-万美灵)可湿性粉剂900倍液,每10天左右1次,连用2 ~ 3次。为防止耐药,提高防治效果,建议交替用药或联合用药。

广告位不存在!
收藏 打印